“家風正,忠厚傳;父母親,必贍養”“學法律,除陋習;吃酒后,車莫駕”……近日,在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阜東村的涼亭內,村干部正在帶領村民共同學習村規民約,并細致講解,提高村規民約普及率和知曉率。
據了解,阜東村的村規民約分為生活富裕、村容整潔、家鄰幸福、管理民主、遵紀守法、鄉風文明6個篇章,涉及社會公德、誠信友善、移風易俗、環境保護等多個方面,通俗易懂,三字為一句,讀來朗朗上口。
阜東村位于南京與句容交界處,擁有較豐富的物產資源和歷史文化傳統,但大操大辦、厚葬薄養、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也較多,村民往往“面子”風光,“里子”受罪?!盀槠瞥愐幝?,我們從村規民約入手,引導村民喜事新辦,不鋪張浪費;喪事從簡,不搞陳規舊俗。如今,村民的陳規陋習得到有效遏制,婚事新辦、喪事簡辦、孝老愛親等文明鄉風更加濃厚?!备窎|村相關負責人說。
紅白喜事簡辦的村規民約改變了以往大操大辦的風氣,得到了村民的支持,“以前村里辦喜事會盲目攀比、講排場、比面子,宴席酒菜吃不完都倒了,太浪費了。有了村規民約后,大家都自覺按標準辦事,也不盲目攀比了?!贝迕窀鹎嚆y指著不遠處的一座建筑說,“現在全村的婚喪嫁娶都能在這里辦,簡單又熱鬧,省錢還不丟面子?!?/p>
順著葛青銀手指的方向望去,“村民大食堂”幾個大字在冬日暖陽的照耀下非常醒目。走進食堂,只見鍋、碗、瓢、盆一應俱全,空調、桌椅、飲水機等擺放整齊。今年,阜東村專門建設了“村民大食堂”,為群眾紅白喜事餐飲提供場所,這里沒有豪華的裝修,也沒有眼花繚亂的菜單,只有統一的菜品和服務,受到村民的一致歡迎和好評。
從過去的講排場、比氣派,到現在的比文化、比家風,以村規民約為“標尺”,破除陳規陋習、提倡勤儉節約的生活方式讓阜東村村民“如釋重負”,移風易俗的新風尚正隨著“村民大食堂”的飯菜香溢滿鄉村。( 學習強國南京學習平臺、南京市江寧區融媒體中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