緊緊圍繞提升“產業、城市、民生”三個能級重要任務,泰興認真寫好“四個融合”文章,奮力建設“社會文明程度高”的新泰興。
以看得見的惠民之舉、摸得到的利民之措,扎實推動文明城市創建這一民生工程、民心工程。2022年,泰興深入實施市黨政負責人19項掛牌督辦項目,推動文明創建與改善民生深度融合。該年,泰興有5條主次干道、30個居民小區、20個后街背巷亮出美麗“天際線”。改造升級3家農貿市場,建成運營1家配套生鮮超市。改造完成30個老舊小區和后街背巷,提檔升級63座老舊公廁,建成19座示范公廁。精心打造14條文明示范小巷、27個文明示范小區、120個文明示范樓道。一體推進城鄉創建,建成32個“美麗宜居鄉村”、120家“泰美小院”示范戶。
堅持硬件、軟件一起抓,整治+培育,讓泰興這座城市既有“顏值”更具“氣質”。泰興市持續推動文明創建與文明培育深度融合。從公職人員抓起,開展不文明交通行為大整治,查處曝光公職人員駕駛電動自行車不戴頭盔117起,在全社會形成強大震懾。實施市民文明素質提升八大行動,開展“新風新俗新市民”教育實踐活動。培育打造“佤的村規民約”品牌,在宣堡鎮郭寨村建成全國首家村規民約實踐基地,以村規民約引領文明新風尚。在分界鎮滕興村,推行“一約、一分、一榜”文明實踐積分管理制度,利用“小積分”撬動鄉村“大文明”。
泰興堅持將新時代文明實踐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緊密相融,積極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新路徑、新方法,推動文明創建與文明實踐深度融合。2022年,泰興市出臺“三百”工程實施方案,高質量建成1個中心、9個基地、16個實踐所、329個實踐站和756個實踐點。組織開展宣傳理論、講政策、興文化等十大主題活動1700余場次,參與志愿者3萬余人次。實施“泰有愛·志愿服務伙伴計劃”,為“打鼓說唱新思想”“方向盤上的同心圓”等16個重點志愿服務項目精準對接需求。實施“杏連心”服務群眾工作法,組建“杏連心”志愿服務隊,定期開展“五必訪五必到”實踐活動。
市民是城市的主人,是城市建設、發展主體。泰興市推動文明創建與全員參與深度融合,廣泛動員市民支持和參與文明城市創建。泰興市29個重點部門單位包?!拔逯苓叀敝攸c小區,12家部門單位包保商業綜合體、專業市場、農貿市場等35個重點考察點位,40家部門單位包保城區20條主次干道。創新推出“佤的泰興”智慧創建平臺,上線6個月,市民反映問題2879個,回復率100%,辦結率91.59%。積極打造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的創建載體,舉辦“問政創建”12345政風行風熱線全網直播特別節目,線上線下觀眾超10萬人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