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四屆三次全會精神,落實《中央文明辦關于2023年元旦春節期間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的通知》精神,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作用,推動學雷鋒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,省文明辦決定在今年第一季度組織開展“文明江蘇溫暖新春”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,請各地各有關部門結合實際,認真抓好貫徹落實。
一、加強統籌部署。元旦春節期間及“3.5”學雷鋒日前后是深入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的重要契機。各地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文明辦《通知》部署安排,把此項工作作為推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在基層、熱在群眾的重要舉措,作為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、完善志愿服務制度和工作體系的重要抓手。各地文明辦要發揮牽頭協調作用,會同相關部門和單位認真組織籌備,周密安排部署,把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與各地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、全面推動鄉村振興、助力新階段疫情防控、扎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結合起來,推動文明培育、文明實踐、文明創建有機融合,確保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在城鄉基層落地落細落實。
二、落實重點任務。要按照中央文明辦《通知》要求,牢牢把握“志愿服務送關愛文明實踐樹新風”活動主題,統籌推進五個方面活動,充分發揮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)主陣地作用,立足城鄉基層實際,動員組織廣大干部群眾、志愿服務組織積極廣泛開展志愿服務關愛行動,用真情服務暖人心、聚民心、筑同心。精心組織群眾性宣傳教育活動,緊扣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開展“黨的聲音進萬家”主題文明實踐活動,宣傳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,更好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、落地生根;組織群眾“話家鄉、談變化、送祝福、展未來”,分享身邊感人故事,暢談自身切實體會,進一步增強感黨恩、聽黨話、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。積極助力新階段疫情防控,組織引導廣大志愿者為高齡獨居老人、殘疾人、患病人員等重點群體精準提供服務,推動鄰里間互助分享應急藥品等防疫物資;組織醫生、護士、藥劑師等專業志愿者采取線上、線下等多種方式,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醫療診療服務,為農村基層醫務人員提供科學防疫、精準診療等專業培訓,助力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高效運轉;有針對性地開展愛國衛生運動,加強科普宣傳,引導廣大群眾學習健康知識、掌握健康技能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、踐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。大力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廣泛組織開展傳統民俗、年俗活動,精心組織百姓大舞臺、“村晚”、文明集市等,組織志愿者深入村居為群眾寫春聯、送福字、拍全家福,提供文藝演出、科普教育等服務,開展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志愿服務,營造群眾高高興興過大年的濃厚節日氛圍。廣泛參與平安和諧社會建設,組織志愿者走街串巷開展安全生產宣傳,積極開展治安巡邏、糾紛調處、法律服務、幫教幫扶、禁毒禁賭、安全知識宣傳等志愿服務,在交通場站、重點路段提供文明引導、秩序維護、購票取票、行李搬運等服務,在公園、廟會、集市等人員密集場所開展維護秩序、防災避險、疏散安置等服務,讓人民群眾過上平安、祥和、幸福年。努力培育科學文明的良好風尚,深化移風易俗主題宣傳活動,引導群眾反對鋪張浪費、抵制不良習俗,倡導文明交通、文明旅游、文明觀影(演)等,引導人們做文明風尚的傳播者、踐行者;組織志愿者開展環保宣傳教育、綠色低碳實踐、人居環境維護、垃圾分類減量、生活污水治理等活動,動員人們參與義務植樹、認養綠地、巡邏護林等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工作。
三、務求活動實效。各地各部門要創新活動載體,豐富活動形式,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,策劃設計參與性廣、針對性強、實效性好的活動,讓城鄉居民都成為文明實踐的參與者和受益者,讓“有時間做志愿者、有困難找志愿者”蔚為風尚。各地要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)為主要陣地,將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與文化科技衛生“三下鄉”“我們的節日”“3.5”學雷鋒日等主題活動結合起來,精準做好社會需求和群眾需求的調查摸底,提供個性化、針對性服務,辦實事、解難題、求實效,提高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各地要依托各級各類媒體,通過集中發布志愿服務活動信息、專題報道、系列報道等方式,加大對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的宣傳力度,宣傳活動中涌現的暖心故事、感人事跡,提高活動的關注度、參與率和影響力。省級媒體將開設專題專欄,及時報道各地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開展情況。要堅決反對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,切實把實事做實、好事做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