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9日中午,常州市鐘樓區南大街街道76歲的居民謝福順和幾個鄰居在小區門口集合后,一同來到位于河景花園門口的銀絲面館就餐。寬敞明亮的大堂內,熱氣騰騰的飯菜色美味香,老人三三兩兩坐在餐桌前,一邊享用著可口的飯菜,一邊閑話家常。當天中午供應的菜品有紅燒大排、肉末茄子、西紅柿炒蛋、豆腐湯等十多個品種。
“一看到社區群里發通知我就報名了,現在幾乎每天中餐都在這兒吃?!敝x福順向記者展示微信群里的通知短信:“60歲以上老年人套餐,10元有1葷菜+2素菜+1菜湯+1米飯,衛生方便實惠,而且環境好、服務好?!?/p>
一天兩頓不用愁、飯點一到食堂走,如今已成為南大街街道不少老人的新選擇。
“我們從家里走過來幾分鐘就到了,來了就吃,吃完了碗筷不用洗,還能打包帶回家?!?0歲的孫大爺說,兒女都在外地,以前老兩口在家一天只做一頓飯,每天忙活不說,還總吃剩菜?!艾F在家門口有了人人共享食堂,飯菜合胃口,價格也不貴,每天吃飯省事多了?!?/p>
“人人共享食堂,是街道、社區、居民代表和商家負責人多次面對面商討的結果,實在來之不易?!辩姌菂^南大街街道文亨花園社區書記孫艷打開了話匣子,“我們街道老小區多,老年居民多,以往的助餐配餐難以滿足老人多層次、高品質就餐需要。社區內一些居民多次提出,希望能夠豐富就餐形式、擴充助餐渠道?!?/p>
在一次食堂專題座談會上,一位居民代表提出“不如讓我們去小區門口的銀絲面館吃一頓”,為南大街社區干部提供了“解題”新思路。街道迅速聯系并組織居民代表、商家負責人共同開會商討,既要人人共享,又要人人滿意,大大小小的三方會談開了十幾次。
今年元旦前夕,南大街街道與常州銀絲面館、迎桂饅頭店共同打造的4家人人共享食堂熱熱鬧鬧開張了,服務范圍輻射8個社區,報名老人突破1000人次。鐘樓區南大街街道黨工委副書記、辦事處主任姚素亞介紹說,“‘精準施策、一店一策’,金色西直街片區的居民設置10元、15元和20元梯次收費的長者套餐,而南大街商圈片區的居民注重菜品的口感軟糯、口味清淡。商家會根據居民訴求及時調整菜單,確保老年居民吃得安心、放心、順心?!?/p>
小食堂連著大民生。近年來,南大街街道聚焦“常有頤養”的民生名片,通過“線上+線下”持續加大宣傳落實力度,確保老年人對現有的送餐助餐政策應知盡知、愿報盡報,不斷完善改進送餐服務和菜品質量,保障涵蓋有需要的“困、老、獨”人群,做好兜底性助餐服務,讓社區老人在家門口就能吃上“暖心飯”?!?本報記者 唐穎 通訊員 王宏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