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啟新程,向新而行。
在江蘇現代化藍圖中,鹽城是沿海承南啟北的重要紐帶。歲末年初,黃海之濱春潮澎湃,剛剛召開的鹽城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指出,預計2022年全市GDP突破7000億元,人均GDP突破10萬元,地區生產總值、規上工業增加值、服務業增加值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、外貿進出口總額、貸款余額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居全省前位……用一程程跋涉,換來一路路風景,鹽城在爭取最好結果的同時,努力為全省“勇挑大梁”多作貢獻。
“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,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鹽城新篇章開好局起好步?!丙}城市委書記徐纓說,新時代新征程,鹽城將錨定勇當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目標定位,以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為總抓手,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,展現“國際濕地、沿海綠城”的生態魅力、發展活力,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鹽城新篇章。
奮斗作答,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
新年第一天,在鹽城黃海新區濱海片區、響水片區,江蘇凱金鋰電池負極材料二期項目、蘭德森碳化硅制品項目等重大項目啟動建設;在鹽都,重點項目“家家到”觀摩現場,28個開(竣)工重點項目涵蓋電子信息、裝備制造以及新能源等多個細分領域;鹽南高新區以五大園區揭牌和重大項目開工吹響奮進號角,大數據、機器人、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20個項目開工……新征程上開新局,行動是最響亮的應答。
工業經濟特別是先進制造業的發展,是正處于工業化加速期的鹽城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。突出產業集聚,做大汽車、電子信息等特色優勢產業,發展壯大新材料、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,加快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,鹽城搶抓機遇,集聚優勢,深入開展“企業大走訪、項目大推進、產業大招商”活動,不斷推動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。
或許不曾有人想到,地處鹽城北大門的響水會從無到有發展汽車部件產業:“黑燈工廠”德森碳化硅顆粒捕集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,建成全省最大新能源車鋁型材加工基地,法愛磁懸浮電機外殼專供寧德時代、上汽、中車等頭部企業……發揮沿海在承載重大生產力布局、吸引重大項目上得天獨厚的優勢,更多的板塊像響水一樣,不再囿于一域,勇挑大梁,跳出鹽城,在更強的賽道上追趕比拼,出新出彩。 聚焦產業綠色化、綠色產業化,鹽城加速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,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,不斷塑造產業發展新優勢。汽車、鋼鐵、新能源、電子信息等主導產業全面起勢,晶硅光伏、風電裝備、不銹鋼、動力電池、大氣污染防治設備等5條地標產業鏈,精密結構件、印制電路板、車聯網等8條優勢產業鏈,光電顯示、集成電路、軌道交通等10條潛力產業鏈全面布局、積厚成勢,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。
經濟發展有速度有質量,產業發展有規模有層次,廣大干群有狀態有干勁,現代化建設的賽場上,鹽城以奮斗作答,力爭用智慧和汗水交出最好答卷。
擁抱世界,開放熱土激蕩新活力
開放是鹽城骨子里的基因,“沿?!北旧砭吞N含著改革與開放的雙重特質。進入新時代,鹽城與時俱進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,主動把鹽城發展的“小氣候”融入全國、甚至全球發展的“大環境”。
隔海相望,亦鄰亦友,中韓是分不開的合作伙伴。2022年11月18日,第四屆中韓貿易投資博覽會暨江蘇—韓國經貿合作交流會開幕。鹽城是中韓產業園地方合作城市,始終把韓國作為對外開放合作的主要方向。如今,鹽城累計批準設立900多個韓資項目,韓企在鹽城總投資突破130億美元。
暢通合作,共贏未來,鹽城始終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,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、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。
長三角一體化發展、淮河生態經濟帶、江蘇沿海發展等系列國家戰略為鹽城賦能,鹽城如何搶抓機遇實現更高水平開放,增創新優勢,在現代化新征程中全力打造江蘇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?
從空中俯瞰,616平方公里的黃海新區版圖,像極了一張拉滿弦的弓,蓄勢待發,充滿力量。
推進沿海高質量開放開發,將黃海新區建成鹽城向海發展主陣地;推進長三角一體化融合發展,高起點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,鹽城“一南一北”兩大戰略載體正拉開如火如荼的建設大幕。全國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儲備基地——中國海油鹽城“綠能港”正式投產。蜂巢能源動力電池項目、天合(大豐)儲能系列項目開工……浩瀚壯闊的黃海之濱,開啟了充滿希望的火熱征程。
打造長三角一體化北向發展的重要節點,鹽城積極策應長三角生產力布局優化調整,充分發揮腹地廣闊和能源資源儲備潛力巨大的優勢,依托黃海新區、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等重大平臺載體,建設長三角地區產業轉型、能源保供、創新轉化、功能拓展的最佳區域。
轉型崛起,綠色低碳新賽道綻放異彩
正午的暖陽穿過灘涂的蘆葦,麋鹿成群奔突而過,原本棕紅色的短毛已換成土灰色,交錯密集的蹄聲打破冬日的寧靜,體態臃腫的母鹿們孕育著新生命,耐心等待著春天的到來……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活著7033只麋鹿,其中野生麋鹿3116只,廣袤的黃海灘涂是它們繁衍生息的樂園。
“國際濕地城市”“全球濱海論壇”“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”……這些不斷涌現的高頻詞,成為鹽城這座“國際濕地、沿海綠城”的生動注腳。新賽道上,鹽城“好生態”不斷綻放異彩,持續獲得國內外的高度關注和認可。
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,推動綠色發展、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。鹽城矢志不渝走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之路,尊重自然,守護好世界“獨一份”的黃海濕地,高標準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,創新實踐,不斷探索打通“綠水青山”向“金山銀山”轉化的現實路徑,為“美麗中國”版圖增添一片絢麗的風景。
2022年11月,省委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《關于支持鹽城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的意見》。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,是實現鹽城勇當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目標定位的“破題之鑰”。
走進鹽城市現代高端紡織產業園,以上海題橋江蘇紡織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十多家企業通過智能化改造、數字化轉型,改變紡織行業的傳統生產和經營模式,推動企業走出一條低消耗、高產出、具有行業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。
當“綠色”成為企業基因,節能環保理念將貫穿到每個生產環節。鹽城推動工業綠色低碳轉型,產業“減碳”、發展“增綠”,高質量發展的成色更足?!笆濉睍r期,鹽城能耗增量僅為省定增量控制目標的79.38%,單位GDP能耗下降18.9%,超額完成省定目標任務。
踐行“兩山”理念,建設綠色生態之城;落實“雙碳”目標,建設綠色制造之城;致力賦能未來,建設綠色能源之城;堅持生態惠民,建設綠色宜居之城。一直以來,“綠色”“低碳”是鹽城的名片,也體現了鹽城的責任擔當。在“雙碳”目標下競逐新賽道,譜寫現代化新篇章,鹽城使命在肩、底氣十足,正奮力走出一條貫徹中央精神、體現省委要求、彰顯鹽城特色的現代化之路。
□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 陸峰 林培 卞小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