拾金不昧、踐行美德,這是文明風尚的弘揚,熱心公益、傳遞溫暖,這是雷鋒精神的傳承,“紅領巾”學黨史、“紅領巾”講黨史,這是“童心向黨”的生動表達,學科學、愛科學、用科學,這是強國復興遠征上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。冬日暖陽、少年成長,讓我們來認識一下2022年11月“新時代江蘇好少年”!
拾金不昧揚正氣的好少年
張涵玥,女,土家族,2010年3月出生,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實驗學校初一(1)班學生。張涵玥品學兼優、多才多藝,曾在無錫市中小學生“百靈鳥”藝術展演、鄉音親子故事大賽、“市花小天使”朗誦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。小學時加入“啄木鳥小分隊”,常帶領同學們參加垃圾分類、圖書漂流、文明交通引導等志愿服務。2021年,在回家路上發現夾有較大金額現金的錢包,原地等待并主動尋找失主未果,在警察的幫助下將錢包成功歸還。事跡傳出后,得到了學校師生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。這位無錫市“新時代好少年標兵”,用拾金不昧的平凡小事弘揚了真善美、傳播了正能量。
熱心公益傳遞溫暖的“小雷鋒”
顧梓萌,女,漢族,2006年3月出生,江蘇省泰興中學高一(5)班學生。顧梓萌是中國電信泰興分公司“天翼志愿者服務隊”成員,3年來參與各類志愿服務時長超200小時。她帶動身邊同學積極參加老年人智能機應用輔導培訓,現場教導爺爺奶奶們如何使用抖音、微信、健康泰州等APP,為他們生活提供信息化便利。主動發起“情暖西藏千里簽收”公益活動,動員小伙伴們捐出閑置的圖書、衣物、學習用品等,為藏區貧困兒童送去溫暖。如今,助人為樂的觀念在顧梓萌的心里已扎了根,能幫助別人是她最開心的事。班上有同學受傷,她護送去醫務室;街上遇到有需要幫助的人,她隨時上去幫一把……在她的帶動下,越來越多的同學加入“天翼志愿者服務隊”,以實際行動傳遞溫暖和善意。
播撒紅色種子的“金牌小講解員”
張貝寧,女,漢族,2011年2月出生,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宿遷分校六(17)班學生。張貝寧是?!靶⌒≈v解員志愿服務隊”副隊長,經常組織同學們參加“黨的故事我來講”“講百位名人故事”等活動,積極傳播家鄉紅色文化。她也是朱瑞將軍紀念館的“金牌小講解員”,累計義務講解50余場,服務超2000人次。她還是宿城區“紅色少年講史團”成員,跟著團員們走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(站)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,講述家鄉的革命歷史、英烈故事。她積極參與“學習黨的二十大爭做新時代好少年”主題教育活動,倡導小伙伴們在實踐中共同傳承紅色基因、賡續紅色血脈。
品學兼優、全面發展的“小院士”
曹張鈺涵,男,漢族,2009年2月出生,揚州中學樹人學校九龍湖校區初二(2)班學生。曹張鈺涵學習刻苦、成績優異,撰寫的《妙用“二進制”解題——從一道奧數題說起》2022年在《初中數學教與學》上發表,是老師和同學們眼里的“小數學家”。他善于思考、喜歡鉆研,作品《電動車頭盔超速提醒裝置》在第32屆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三等獎,被評為揚州市少年科學院“小院士”,并成為市首批“青少年創新后備人才”。他陽光開朗、樂于助人,牽頭成立班級數學學習討論小組,大家在學習上遇到問題,都會互相交流、鼓勵和幫助。課余時間,組織小組成員一起參與曹起溍事跡陳列館紅領巾義務講解、館內布展、環境清掃等志愿服務,是大家心目中的好榜樣。